NIKE 公式オンラインストア

游思

PEOPLEText: Emma Chi

唐代的安徽宣城,中国人发明了一种柔软,雅致,耐用的纸张。这种纸张后来就因起源地宣城而被称作为宣纸,成为定义中华数百年璀璨绘画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并延续至今。虽然中国艺术在上世纪发生了根本上的大转变,但是宣纸仍然是艺术家们将灵感传达而出的重要媒介之一。最近在沪申画廊“宣•延”展览汇集了三个以宣纸为媒介的艺术家邱志杰、游思和郑重宾,通过他们的表现手法,或是传统或是前卫,来探索自己艺术创作上的无限可能。艺术家游思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游思

游思是这次展览中唯一一位运用色彩的艺术家。他运用生动的色彩和非正统的绘画技术,充分利用宣纸的吸水能力,重新诠释中国画与自然的关系。他的绘画不能被简单误读成装饰性的奇异物体,作品所渲染的迷幻影像可以让人联想到水底海洋生物的细胞结构或解剖研究——怪异和优雅的综合体。此外,这些画作呈现了一种过程,正在发生并不断循环的状态——中国哲学的核心其实也是基于此:世界是周而复始永恒运动的。此次展览中游思也将首次用陶土在画廊的天花板及墙壁上拓展他的视觉盛宴。这些作品是多次实验和努力的成果,也展示出一位艺术家推陈出新,开拓自我到达新境界的能力。

artist_you_si_3.jpg

在这次画展上您的主题是什么?带来了哪些作品呢?

这次的展览筞展人的统筹观念是以宣纸材料在艺术创造中的延续为出发点。而我个人的艺术创造一直是在一种既定的主题中延续。我的艺术创造的终极主题就是讴歌主观生命世界的美丽与能量。不断制造各种想象中奇幻多变的生命形态,在宏观与微观空间中的交替演变来表达某种时间顺序的永恒关系。无论我在绘画或装置雕塑哪怕以后还有更多未知的媒介材料的运作中我都会走在这一永存的主题上。我此次展览的作品由两部分构成。绘画部分是以近似人类身体器官的图形的相互冲突演绎变化交替来构制一种宏观的时空图景。以陶瓷为基础材质的装置与雕塑则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来描述美化具体的个体生命。同时它们的交替出现也还是在告诫时间空间是它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必要条件。

创作灵感取自于哪里呢?

当我2002年重新找到自己的艺术定位是起始于我对微生物细胞和外太空图像的兴趣。这两者都由于现代科技的长足发展而受益匪浅,当时我清楚的意识到如果在由微观与宏观这两个抽象关系之间的空间中如果我能找到某种绘画图像上的表达方式我将打开某种可供无限遐想的空间。一句话是很难说清楚我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应该说灵感来自于长期的生活阅历与积累,来自于我的敏感性,我敏感于现代科技给人类生存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改变,无论它是压力还是刺激。它都在改变我们传统的认知方式。我时刻在捕捉我的这种被改变的体验过程也就是一直在变异的过程。我无法停留在某种一成不变的状态。

artist_you_si_4.jpg

在您的绘画之路上,哪位或者是哪些艺术家对您影响比较大?

早期在学生时期我热爱过西方古典绘画大师们的作品,特别受影响的是法国印象派和后期印象主义大师们的作品。在我离开上戏后进入个人独立创作时期我曾特别热衷旅法艺术家赵无极大师的作品。之后当我经历了长期旅居纽约的生活尤其是我补完了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艺术现象上的全面认知后一些新出现在艺术舞台的年轻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对我的绘画走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德国画家Arkman,定居纽约的英国女画家Cecily Brown,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等等众多绘画艺术家。

是什么让您选择走上了绘画之路?

其实在我学习舞美之前就是喜欢绘画的。之后因为绘画是唯一一种可以独立操作的艺术表达方式,所以让我持之以恒。当然最早是由于家庭的影响而走上绘画道路的。(艺术家的父亲哈琼文、母亲游龙姑都是49年后国内宣传画创作的重要艺术家。)

artist%20you%20si%202011%20art%20works%20.jpg

您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什么思想?

通过绘画我想传递的是当代绘画是既可以传承现代主义的观念与理性为支撑点,但更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美的定义的回归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

是什么让你想到去颠覆传统水墨呢?

什么是传统水墨或现代水墨从来就不是我关注的焦点。我所关注的主要是选择什么样的传统,传统的哪一块可以成为我艺术创作的切入点。(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从来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分水岭)我所想颠覆的都是那些已经成为司空见惯让你停滞不前的阻碍你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桎梏(不论是表现形式上的还是思维方法上的以及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如果是大家都在想的或做的我会尽量避开。

artist%20yo%20si%202011%20art%20works%202.jpg

总结下您个人的绘画特点、不同之处?

我的绘画特点毋宁说艺术特点是独特独到,与众不同。精确,精准,清晰。细致而不失宏观。无论是艺术的个性化和艺术的独创性都是走在此时国际化的前沿。我的画风有两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是80年代初期我的抽象水墨画的形成吸引了众多当时的北京海外媒体,外交官和文化人士的关注。第二次的改变是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12年以上的纽约生活经历让我基本准确的理清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来龙去脉而且清楚的看到当下的具有前沿意识的国际艺术家们的思维走向。这种影响以及之后的实验最终造就了我现在的年轻的丰富想象力。前后风格的变化差异是从一个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区域性艺术家转化为一个国际化的具有开阔视野的艺术家。

artist_you_si_6.jpg

在您的艺术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瓶颈和困境?您又是如何去克服的?

我的艺术瓶颈时期就是我来到纽约以后。当时的我在那自由的艺术现象与空气中清晰的感悟到我的艺术的狭隘性与桎祰性。我非常希望能够成为那样的具有自由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国际前沿文化的艺术家。由于我彻底放弃了我当时的既定表达方式,我的艺术创作就陷入绝对的停滞期,陷入了文化鸿沟的障碍期。当时我是非常渺茫的。这个渺茫是虽然我是学西方绘画出身的,也学过经过翻译的西方美术史。但当你面对活生生的艺术世界时你却完全像个门外汉。你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完全像个盲童。你无力去抗衡这种差异。我沦为苟延残喘的为如何生存而奔波的觅食者。好在我还保持着我特有的感悟力,好在我还生活在纽约这样国际艺术的窗口。十二年的社会性的学习与观察使我逐渐看出了整个艺术现象的关系与脉络,看懂了什么是它们的过时货什么是庸庸碌碌的互相影响与抄袭而成为越长越小的马铃薯。此时的我更以百倍的敬意尊重那些曾经走在前面的大师同时又为艺术家的个人能量的局限而无力继续否定自己向前而惋惜。凡此种种都是我该引以为戒。只有不断的否定自己才有可能继续前进的可能。我否定了以前的自己又幸运的找回了自己。这个自己是构建在对别人的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形成的。

artist_you_si_5.jpg

除了绘画之外,您平时还有哪些兴趣,这些兴趣对您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的生活面并非非常开阔。我最喜欢的除了绘画外就是看电影,尤其喜欢科幻,动漫和各种具有特效视觉效果的电影。它们能引发我丰富无限的想象。当然文字的想象空间也是巨大的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读物那也能引导你游走于虚幻的时间与空间之中。现在的3D视觉影像已司空见惯,但当你是个有心人的话这些影像总会为你开启某种想象的视觉空间。

artist_you_si_2.jpg

您对于未来的打算?

对于未来我有很多想象,当我在条件许可或适当的机会我会从事各种不同的艺术媒介物的创作包括绘画。最希望的是制作某种具有交响性的多种材料和多种媒介物综合的立体交响空间。

“宣•延”
展览时间:2011年7月15日 – 8月31日
开放时间:11:00 – 21:00
展览地点:沪申画廊
地址:上海市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三号3楼
电话:+86 21 6321 5757
https://www.shanghaigalleryofart.com

Text: Emma Chi

MoMA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