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莎 RAW
北京公社荣幸地推出马秋莎在我们空间地三次个人展览“ RAW”,本次展览将为大家呈现艺术家最新的录像及摄影作品 。
“RAW”在英文中主要含义是生的,自然的或未经加工提纯的状态。Raw 同时也是一个常用的数码影像技术名词,指原始的,未经编辑、处理的图像格式。 对于以录像和摄影为主要工作媒介的马秋莎来说,加工、编辑图像是她艺术创作中的日常工作。艺术家在使用和修改图像的过程里也在思索所谓原始材料及对这些材料的操作所产生的意义,这三件新作因此应运而生并相互关联地被呈现在本次展览中。
北京公社的主展厅被设置为黑色空间并呈现本次个展中的两个录像作品。单频录像《虹》运用高清摄像机构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三个豆蔻年华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手拉手脚踩冰刀通过身体旋转有节奏的碾压脚下鲜红的番茄,榨出如血般红色汁液缓缓滴入各式玻璃容器中。女孩脸上的青春痘、长筒袜的网眼质地、四溅的番茄汁、玻璃容器晶莹的光芒、滑冰鞋锐利的冰刀……高清镜头对细节巨细无遗的呈现,让这环境呈现出比真实还要更细腻的现场感。 同一展厅另一面墙上是单频录像《星》的投影。闪烁的光点不断刺破无法辨识的黑幕。这部录像拍摄于夏天晚上,艺术家用普通摄像机记录了在草丛中用电蚊拍打飞虫的过程。飞虫与高压电丝接触迸发出绚烂的光点,这些微小生命的死亡瞬间被黑暗吞噬。录像拍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外来的光源,拍摄场地无法在成像后被识别出来而变成了抽象的黑色背景,当观众置身于这件低画质的、故意被放大的录像作品前,很容易就会将其与流行联想起来。尽管在画质上两件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它们却都利用本身的技术特点操纵了观众的现场体验。《彩虹》是一个充满了强烈细节的幻境,一切“真实”都是艺术家精心制作出来的,而极少使用后期加工的低画质的《星》用一个普通摄像机将死亡变成浪漫化的瞬间。
相邻空间中展出了马秋莎的摄影作品《丹》。这位叫“丹”的女孩曾从少女时期起跟马秋莎学过绘画。这些低画质的随手快照取自于丹的QQ 空间、微博相册或手机,以时间顺序展示了这位她从2005 年到2013 年,从中学生变成一个艺术家的过程中形象上的变化。这些图像本身尺寸很小,像素也很低,马秋莎保留了图像的“原始格式”(虽然这些随手照片的原始格式并非“Raw”格式),却将它们冲印在统一尺寸(100cmx100cm) 的相纸上,以环绕在图像周围的大片空白来干预观众的体验。你必须凑得很近才能看清“丹”小小的影像,看到她在不断前行的社会生活中对自我形象的修改和建立,而这图片周围的留白则是对这些所谓“未经加工的图像”中潜藏的微妙线索和它折射出的社会、审美的修改的提醒。
马秋莎出生于1982 年,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200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 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艺术硕士学位。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民生美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休斯顿当代美术馆,俾尔根国际艺术基金会,泰特现代美术馆和波特兰当代艺术学院等多处展出。
马秋莎 RAW
展览时间:2013年7月19日-9月12日
开放时间:10:00-18:00(周一休息)
展览地点:北京公社
地址: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大山子798艺术区
电话:+86 10 8456 2862
https://www.beijingcommune.com/
Text: office339